导师风采
赖卫华老师
魏华老师
郭亮
徐锋老师
许恒毅老师
万翠香老师
陈雪岚‍‍老师
熊勇华老师
桃李天下
2015届毕业生留念
2014届答辩纪念
2013届答辩留念
2012届答辩留念
2011届毕业生留念
2010届毕业生
2009届毕业生留念
2008届毕业生留念
2007届毕业生留念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

管理员:冷远逵

联系方式:ykleng@ncu.edu.cn


研究方向简介


益生菌筛选及功能性研究

方向老师:

魏华、徐锋、许恒毅、万翠香、陶雪莹、何丽华、夏慧玲

围绕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致病菌和肠道上皮细胞三者的相互作用为研究主线,聚焦益生菌的粘附、拮抗和免疫功能,深入揭示特殊益生菌菌种发挥其益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分子作用机制,同时从传统发酵食品和健康人群中筛选获得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益生菌菌种,完成其产业化的前期研究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1. 传统发酵食品和健康/特殊人群中益生菌的筛选及益生性、安全性评价;

  2. 益生菌、致病菌和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水平研究;

  3. 特殊益生菌及其功能蛋白、多糖物质代谢,以及对机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影响的探究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

方向老师

赖卫华、熊勇华、许恒毅、聂丽娟、李响敏、邓省亮、郭亮、江湖、刘道峰

致力于基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食品样品前处理及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包括利用不同形状及大小的贵金属、荧光及磁性纳米材料的光、磁特性,建设食品样品前处理、免疫层析及免疫吸附创新技术平台;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研究基于新型信号输出体系的均相免疫学检测新方法;探索新型纳米材料的微生物杀菌、细胞及活体毒性效应;进一步通过产学研模式加速研究成果的行业推广,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型纳米材料在食品样品前处理、免疫层析及免疫吸附技术平台的先进应用;

  2. 影响免疫层析、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灵敏度及稳定性的应用基础研究;

  3. 抗原抗体有效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

  4. 高灵敏度,广谱或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5. 智能、定量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平台的开发;

  6. 高灵敏、高通量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新方法学研究;

  7. 食源致病菌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高效磁捕获的新方法学研究;

  8. 纳米材料对微生物、细胞及哺乳动物等的毒理学/毒性研究

  9. 基于新型信号输出体系的均相免疫学新方法研究。


微生物代谢工程

方向老师:

陈雪岚、徐锋、万翠香、李响敏、陶雪莹

研究微生物代谢网络途径,利用基因敲除、调控、增强表达等技术手段,在不影响微生物细胞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通过“围追堵截”方式,实现微生物碳架物质流量的理性分布,达到利用微生物细胞高效生产目标产物的目的,并进一步通过化学修饰制备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1. 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2. 天然产物、微生物代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3. 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耐胁迫机制及其功能多糖和蛋白的代谢调控研究;

  4. 传统发酵食材(酸面团、豆豉、普洱茶)中典型微生物的分子代谢、功能与安全性研究。